肾病百科

有一种痛风,叫寒热错杂证;有一个经方能治,桂枝芍药知母汤


有一种痛风,叫寒热错杂型,都有典型症状?是什么原因导致的?

一般来说,寒热错杂型痛风,都会有下面这些典型症状——

按照国医大师《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》中痹症和历节病制定的寒热错杂型痛风的症状:

痛风关节灼热肿痛,但是又不像热痹那样的得凉则舒,而是遇寒症状反而更重,恶风怕冷,苔白腻上罩黄,要不就是关节冷痛喜温,但是手足心灼热,口干口苦,小便黄赤,舌红,脉弦或紧或数。

这种关节灼热肿痛,还怕冷,遇冷更重,身体恶寒怕冷,手足心灼热的寒热错杂型痛风是怎么形成的呢?

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认为对痛风的寒热辩证时,指出风湿二邪如果和寒热病邪结合在一起的话,可互为搏结,更难以去除,让痛风更加容易反复发作而治疗上还增加难度。

事实上,对于痛风痹症来说,风湿二邪特别是湿邪,应该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基础,如果风湿二邪尤其是湿邪,与寒或热相结合变生他邪,所以对于痛风的病性寒热之分,有特定的意义。

我们一般把痛风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两大类别。而且通常认为热证多见于急性期,寒证多见于慢性阶段的缓解期,但急性期也可以表现为寒证,缓解期也有邪热逗留不去的,从而表现出寒热二邪相兼之证,成为寒热错杂型痛风,可在急性期也可在慢性期。

通常风湿热痹属风热偏盛的,痛风关节多好犯上肢;湿热偏盛的,骨节多烦痛,疼痛固定,且多犯下肢关节;如果风和热两个阳邪结合,热从火化,或者湿和热结合,酝酿成毒,则出现火热毒盛,则关节红肿热痛严重,壮热汗多烦渴,或因热入营络,而皮下红斑、结节,

如果邪热伤阴,虚热内蕴,则身体低热持续,骨节疼痛时有消长,口干舌红。

如果是风寒湿证,风寒湿盛的,则多为肢节疼痛而肩背凝涩重着;

如果寒湿偏盛的,痹而身寒如从水中出;

如果寒湿损及阳,则股而疼痛可迁延难愈,感觉寒气似乎从骨髓中来,骨节拘挛,舌淡。

再进一步说,寒热邪不但要明辨,还不能截然将二者分开,其间也有兼杂、消长、转归的关系。

或者说寒久郁而化热,表现在素体阳虚的人身上,阳虚日久寒而化热。如果热虽清除,但湿邪依在,对于素体阴虚的,则又热可寒化。再者,还有经络蓄热又遇上身体感受外寒侵袭,寒湿久痹有外感热邪侵袭,都可能表现出寒热错杂之证。

正如本段开始所说的寒热错杂证痛风的症状一样——关节灼热肿痛,遇寒还加重,恶风怕冷,苔白罩黄;或者关节冷痛喜温,而又内热,口干口苦,尿黄等。

怎么办?

正像清代广东名医何梦瑶所说的那样——

有寒热并用者,因其有寒热之邪挟杂于内,不得不用寒热挟杂之剂。

这就要讲到治疗寒久化热的寒热错杂证痛风的著名方剂——桂枝芍药知母汤。

寒热错杂型痛风,可用千年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,有哪些中医道理?

桂枝芍药知母汤,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的一首经典方剂,原文记载:

诸肢节疼痛,身体魁羸,脚肿如脱,头眩短气,温温欲吐,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。

而后来的中医各派,在此方的基础上常进行加减化裁治疗风湿痹证,可以说是张宗敬治疗风湿历节痹症的代表方剂。

但是,整个一句话中没有一个寒字,怎么能成为治疗寒热错杂的痛风证方剂呢?

这可以从清代医家周杨俊在《金匮玉函经》中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解读理解:

桂枝治风,麻黄治寒,白术治湿,附子佐麻黄、白术。其芍药、生姜、甘草亦和发其营卫,如桂枝汤例也。知母治脚肿,引诸药祛邪益气力;附子行药势,为开痹大剂。

整个桂枝芍药知母汤具有祛风散寒滑石、温阳扶正的功效。

那么,桂枝芍药知母汤方中九味药,为什么独以这三味药为方剂名字呢?清代医家徐彬在《金匮要略论注》中这样认为:

桂枝行阳,知芍养阴,独擎以此三味药为方名者,以此为治阴阳俱痹也。

厄尔桂枝,为君药居方名之首,温经散寒,活血止痛,为风药的代表要药。白芍行为酸涩能收敛和营,可养阴柔肝而缓急止痛,和桂枝、芍药、甘草配伍可去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意味,兼以同样养阴和血止痛。瞩目清里热并润燥生津,善消肿胀,和白芍合用大可阴行痹于里。桂枝和知母合用能祛风解肌除湿,宣清里热,对于痛风风湿寒邪日久化热兼有肝肾不足导致的“诸肢节疼痛,身体魁羸”的调理非常契合。全方以桂枝芍药知母三味药代表全方的功效,祛风除湿、通阳宣痹、养阴清热。

更重要的是,桂枝芍药知母汤中,方中有方,可以看作是芍药甘草汤、桂枝汤、麻黄加术汤、桂枝附子汤、真武汤和甘草附子汤等众多张仲景治疗痹症经方一大融合方,堪称精妙。

那么,用桂枝芍药知母汤,治疗寒热错杂证痛风疗效怎么样呢?我们明天的科普详解医案。

总之,我们的目标是:尿酸不再高,痛风不会犯,远离痛风石。



作者: 百度 1163 阅读 0 评论



我要咨询

药品 | 病理 | 病例 | 医生

输入您需要了解或查询的关键词,选择需要查询的方向

知识库查询

立即
投稿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